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貓村-猴硐一日旅

  規劃到貓村-猴硐大約是1年前了,終於抽空來到貓奴聖地猴硐朝聖。慶幸自己是一早搭台鐵區間車過來,可以一面拍貓一面逛,這邊大約午後人潮湧入,所以如果想拍貓建議平日來。

猴硐地名的由來

  猴硐站非常有貓村的特色,整個景點面積不大,如果只是走走逛逛大約1~2小時就可逛完,如果要幫貓咪拍照,猴硐可以逛上一整天

猴硐散步地圖

猴硐二樓站內佈置。




到猴硐後遇到的第一隻貓,這邊的貓咪似乎非常熟悉遊客,完全不排斥拍照,大部分的貓咪還跟人非常親近。


就睡在椅子,椅子下有放乾糧,椅子因該是牠家

車站正門景像。




先上樓梯,因為貓村在車站上方
,通道佈置非常有貓村特色


往貓村方向
樓梯有貓的圖樣

貓咪公佈欄

貓咪專屬跳台,左上有一隻貓正在睡覺


不建議帶狗來訪



通道內遇到的貓明星

害羞中,不給拍

表演瑜珈
今天天氣熱,一推貓咪熱暈,找地方睡。 


睡在貓跳台那隻
走出通到,這邊看火車進出 。

猴硐車站
進入貓村,迎接遊客的是兩隻在樹下,即使遊客用乾糧引誘(旁邊有攤販在賣貓食),依然不為所動的睡貓,今天真的太熱了。(回程時看到遊客用罐頭引誘就有反應了!!)



先往右探訪,到處都是貓。

這棵樹下發現兩隻



發現遊客到來,起來打招呼

然後繼續睡

睡到一半發現貓奴@@~

超舒服-這裡的貓完全不怕人

這裡有兩隻喔

剛起床

睡到流口水-石椅下藏的黑貓





超讚的位子,這個點很涼爽

 發現有貓奴上貢品(罐頭),貓神們立刻聚集。


在想哪個牌子


不急-伺機而動


阿!!慢了一步!!
樹下真的比較涼爽。


嗯~今天也是很多朝聖者


身邊圍了一推貓奴拍照~這個post可以嗎??
往左邊探訪,以經接近正午了。

洗臉中

還沒睡飽~

下雨了嗎??

給你10秒拍


感情真好~



這隻很有個性

貓咪喜歡小空間~

請看下圖

睡在招財貓下面


你是誰??
這邊是第三層,有幾家簡餐店,累了就在這邊點些吃的休息一下~也可以選擇往車站一樓前進~站內有一家小吃店~出站也有幾家小吃和冰品店(基本上遊客爆滿)。

冷氣機~貓咪特別版


被你發現了~

3秒後繼續午睡
走回車站~下樓。

這邊是洗手間

洗手間-所長~

車站大廳~
          

這個post可以嗎??

永遠的列車長~黑鼻


需要幫忙嗎??
 猴硐車站正門,逛完貓村已經中午了。

猴硐車站
願景館~介紹礦區~裡面有家簡餐店。
願景館

往礦區移動~這邊也有很多貓咪。


不愧是貓奴聖地

椅子下面那隻完全睡翻


洗澡中~勿擾

這隻不管如何逗牠~就是睡自己的





這樣都被你發現~

貓咪愛乾淨

禁止戲水~


貓屋


你的睡姿...
前圖那隻貓咪聞到罐頭味道馬上清醒
右邊那隻尾巴擋到食物~站立那隻一直看著他的尾巴,可能是想~
繼續前進~上樓通往礦坑。

因該是守衛吧!!
通往礦坑的橋

猴硐坑
百年礦車~遊客多,所以沒體驗。

百年礦車~付費搭乘

到處都是貓~


才不理你(吐舌)
好吧~看在食物的份上~快拍

怎夾著鋼管睡著了~



據當地老闆說,光他們餵食的就有61隻,原則上這邊的貓都有帶項圈和編號。因為天氣很熱,所以大部分的貓都躲起來睡覺,即使如此,還是不虛此行。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貓咪腸胃炎

最近家裡的毛小孩一直喵喵叫,本以為只是單純的肚子餓,但不論給乾糧或罐頭似乎都不太吃,感覺情形不對,但的一時間又找不到問題,直到前天回家後發現貓咪的屁股有沾到大便,馬上衝到貓砂盆一看,糟糕!!拉希!!由於天色已晚,所以決定隔天帶去給獸醫看。

隔天下午花了快一小時根毛小孩鬥法(躲貓貓) ,想盡辦法最後我終於贏了(滿身大汗..) ,例行性檢查和問診,拉希、食慾不振、沒發燒..醫生診斷結果:腸胃炎。

醫生:有沒有餵罐頭??
筆者:乾糧、罐頭都有..
醫生:暫時別餵食罐頭..
筆者:可是不餵食罐頭,這隻也不太吃乾糧,另一隻還好,這隻很挑(筆者家裡養兩隻貓..)
醫生:乾糧放著,牠肚子餓就會吃,不吃也好,腸胃炎剛好禁食..水的部分要常換
筆者:可是牠都喝魚缸的水..
醫生:那難怪(腸胃炎),魚缸的水有細菌,想辦法給牠喝乾淨的水..

當然..貓咪當場挨了兩針,拿了藥水一天餵食三次,喂貓咪吃藥是另一項挑戰..

提醒貓奴,季節變化的時候貓咪的腸胃比較敏感,更需要注意貓咪的飲食,尤其是貓咪喜歡喝奇怪的水(魚缸、盆栽、水龍頭你一定知道==),夏天天氣炎熱,餵食罐頭也要特別注意,毛小孩不吃就收起來。

關於貓咪腸胃炎的文章這篇寫的很詳細:http://petbird.tw/article4953.html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貓咪討厭的味道

    家裡的貓咪常會會亂抓傢俱,除了給予貓抓板外,也必須讓貓咪知道哪些東西不能抓,筆者試過比較好的方式有兩個:報紙、貓咪不喜歡的味道。

報紙:
    把報紙捲成棍狀,當貓咪想抓或開始抓傢俱時,打下去(別打傷),這種方法是告知貓咪不能抓某樣東西或做某項行為,屬於遏阻方面,狗狗也可以用這種方式訓練,效果不錯。

貓咪不喜歡的味道:
    這個方法是利用貓咪天生討厭某些味道,網友提供貓咪討厭的味道綜合有:橘子皮、檸檬、柚子皮、薄荷茶樹尤加利精油酒精
    檸檬:榨成汁後噴在貓咪喜歡抓的傢俱上,筆者嘗試的結果,三天YOYO就適應了。
    橘子皮:把橘子皮用水裡煮到水變色後放涼,再裝入噴霧來使用。比較多網友提到的有效方法,但味道散去或貓咪會適應後,就失效了。
    茶樹加酒精:把茶樹精油加到酒精裡拿來噴(順便殺菌)。茶樹似乎是少數貓咪會怕的味道,筆者家裡用茶樹精油的時候,兩隻貓咪一樣睡得很安詳。
    這類方法會有需經常更換的問題,像橘子皮乾掉後,貓咪就不討厭了,而且有網友表示「用ㄧ陣子貓咪就習慣後,也就不會避開」。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撿到幼貓該如何處理

   有些朋友有這樣的經驗,路邊看到剛出生不久的幼貓在路邊亂晃(或一窩小貓),幼貓長的好可愛,可是觀察後發現好像沒有母貓照顧,擔心會不會有危險,於是人類善良的一面發揮了強大的力量,決定先把幼貓帶回家在看怎處理,所以家裡就多了一份子,這世界也多了一位貓奴(這不是筆者自己嗎..)。新生幼貓帶回家後該如何處理?

1、      首先要決定是否自己飼養(按慣例因該先取名子..),千萬別只是現在看牠可愛或流行就飼養,養寵物是一種責任,必須考慮最少15年內自己可以飼養,也就是說要考慮將來家人是否接受、搬家、結婚等問題。
2、       可以的話先帶幼貓去看醫生,要做健康檢查和除蟲(預防針和結扎都是長大一點在處理),記得問醫生飼養幼貓注意事項由其是餵食時間及如何幫助幼貓排便。(斷奶前幼貓6小時不餵食,可能就會休克死亡)
3、  如果貓咪尚未斷奶,請購買幼貓專用的奶粉,可能會需要餵食器。購買保溫用品,幼貓很怕失溫,可以用紙箱或籃子放在隱蔽的地方,鋪上棉墊,可以在棉墊上放電熱毯。

這裡要跟沒有養貓經驗的朋友說明,照顧幼貓非常耗時費力,尤其斷奶前的幼貓非常脆弱,所以不建議第一次養貓的朋友飼養未斷奶的貓咪。

2013年2月26日 星期二

貓的祖先是誰及野貓為何演變成家貓


貓的祖先是野生貓經人類長期餵養馴化後演變而來,而野貓的祖先是「古貓獸」(Miscis,生活在樹上的小動物,生活在4000-5000萬年前) 。大約一萬年前,古貓獸演化出的「恐齒貓」可能就是野貓較進的祖先。經人類餵養馴化的動物,貓要比狗晚一些,大約在5000年左右才進入人類的生活,古埃及、西亞古國等地已有了馴養的貓,在古埃及和底比斯城的寺廟遺址壁畫上及書稿中均有家貓的紀錄。
時而冷漠、時而熱情,時而穩重、時而兇猛,時而惹人憐愛、時而又令人火大。家貓的性格儘管善變,卻是最受歡迎的寵物,三分之一的美國家庭中有貓科成員,全世界有超過六億隻貓與人類生活在一起。雖然我們很熟悉這種動物,但是對於牠們的起源,卻尚未全盤了解。相對於其他原本野生的動物因為產乳、肉、毛或提供奴役勞力而被人類馴養,貓對人類的生計或勞動力需求等,根本可說是毫無貢獻。那麼,貓究竟為什麼會成為我們住家裡常見的固定成員?
長久以來,學者都相信最早把貓當寵物的是古埃及人,時間約始於3600年前。但過去五年來,在遺傳學與考古方面的發現,修正了這種推測,而對於家貓的身世、牠們和人類的關係如何演化,也有了嶄新的理解。
要解開家貓的起源地,是一項大挑戰,原因有好幾個。雖然有些研究人員猜測,所有家貓的變種都源自單一物種,也就是野貓(Felis silvestris),但他們也無法確定。再者,野貓這個物種並不僅僅局限在地球的某一個小角落,其族群生活在舊世界的各個地方──從蘇格蘭到南非,從西班牙到蒙古。一直到最近,科學家都還無法明確界定究竟是哪一個野貓族群衍生出馴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家貓(Felis catus)。的確,在埃及起源假說之外,有些學者甚至提出,貓的馴化發生在幾個不同地點,各自繁衍出不同品種。讓問題更加複雜的是,這些野貓族群的成員彼此難以區分,而牠們和有著鯖魚虎斑花紋的流浪家貓也難以區分,因為牠們都有一樣的彎曲條紋毛色,又可隨意雜交,更進一步模糊了族群的界線。
從南非、亞塞拜然、哈薩克、蒙古與中東蒐集來的979件野貓與家貓DNA樣本,開始處理這個問題。因為野貓的特色是終其一生守護單一地域,所以他預期,野貓族群的基因組成會有地區性的差異,但長時間而言仍能維持穩定,就像其他許多貓科物種的狀況一樣。如果能根據DNA區分出各地的原生野貓族群,而家貓的DNA又跟其中某一野貓族群的DNA很相近,那麼就可掌握家貓從何處起源的明確證據。
2007年發表的遺傳分析中,德里斯科與我們團隊的另一成員歐布萊恩及其同事,專注於探討兩種DNA:純粹遺傳自母系的粒線體DNA,以及重複的短序列核DNA(也就是所謂的微衛星基因座,microsatellite),分子生物學家向來以這兩種DNA序列來鑑別哺乳動物物種是否分屬不同亞群。運用現有的電腦程序,他們根據這979件樣本的遺傳標誌(genetic signature)評估了每一隻貓的身世。特別是他們計算了每隻貓跟其他貓DNA的相似程度,並把那些DNA相似的貓劃入同一群,然後再探討同一貓群中的貓,是不是大都生活在相同地區。
實驗結果顯示,這些野貓可分成五個基因群集,也就是五個譜系。其中四個譜系跟已知的四個野貓亞種完全符合,也都生活在特定地區,分別是歐洲的歐洲野貓、中國的中國山區野貓、中亞的中亞野貓,以及非洲南部的南非野貓。然而,第五個譜系不只包括第五種已知的野貓亞種──中東的中東野貓,還涵蓋了樣本中那幾百隻來自美國、英國、日本等地的純種貓與混種家貓。事實上,從遙遠的以色列沙漠、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沙烏地阿拉伯採集來的中東野貓樣本,在基因上根本就和家貓毫無差別。在眾多野貓亞種之中,家貓的DNA只跟中東野貓聚成一群,其實就意味著家貓起源於單一地區,也就是中東,而非其他地方。
我們一旦找到了家貓的起源地,下一步就是查清楚牠們馴化的時間。通常,遺傳學家只要研究一段時間裡隨機突變的基因以穩定比率累積的數量,就能估計出特定演化事件發生的時間。但這所謂的「分子時鐘」刻度太大,無法精確標出一萬年內的事件發生時間,而貓馴化的可能時間又偏偏落在這範圍內。為了找出貓開始馴化的時間點,我們轉向考古記錄。最近的一項發現,對解開這個謎題特別有幫助。
2004年,法國巴黎自然史博物館的維涅(Jean-Denis Vigne)與同事,發表了他們發掘到人類把貓當寵物的最早證據。這項發現來自地中海的小島賽普勒斯,那裡有一處約9500年歷史的墓葬,一位性別不詳的成年人長眠在淺墓穴中。陪葬物五花八門,有各式石器、一塊氧化鐵、一些貝殼,而就在距離40公分遠處,有一隻八個月大的貓兒躺在自己的小小墳墓裡,牠的屍體跟旁邊的人類一樣朝西安放。
因為貓並不是地中海大多數島嶼的原生動物,所以一定是隨人類搭船而去的,或許是來自比鄰的黎凡特沿岸(地中海東岸地區)。把貓運到小島、再加上人貓合葬,顯示在將近一萬年前的中東地區,人類和貓已經有一種特殊而意味深長的關係。這個地點,與我們運用遺傳分析所得出的地理起源結論一致,看來,就在人類於中東一處名為肥沃月彎的地區建立第一群聚落時,貓也跟著馴養了。
貓馴化的地理位置與最初階段的年代確立之後,我們就可以回頭重新檢視這個老問題,看看貓和人究竟為什麼會發展出特定的關係。大致而言,貓實在不像是適合馴養的動物。大部份家禽家畜的祖先都是群居動物,有清楚的優勢階層。(人類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利用這種結構,取代了領袖個體,也因此有助於控制這整個具凝聚力的群體。)這些群居動物本來就習慣過著摩肩接踵的擁擠日子,所以只要提供足夠的食物與庇護,牠們很快就適應了圈養的生活。
相反的,貓是獨來獨往的獵食者,兇猛抵禦同性別的其他貓兒、捍衛自己的生活圈(驕傲度日的獅子是這項原則的例外)。此外,絕大多數家畜吃的都是容易取得的植物性食物,相較之下,貓卻是專一的肉食動物,這代表牠們的消化能力有限,只能消化肉類──食物的選擇就少了很多,事實上,牠們連品嚐甜美的碳水化合物的能力也失去了。至於對人類的功用,我們只能說,貓並不是很受教。人類因為想利用其他家禽家畜執行特定任務,而把牠們從野外帶回來繁衍,貓卻可能是因為發現有機可乘,而自願和人類一起過日子。
9000~10000年前,也就是在新石器時代,肥沃月彎的早期人類聚落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環境,任何夠靈活、也夠好奇(或是夠膽小、夠飢餓)的野生動物都能好好探索一番,家鼠就是其中之一。在位於以色列、時間約可追溯到一萬年前一處人類首度用來貯存野生穀物的地方,考古學家發現了這種起源於印度次大陸的齧齒動物的殘骸。家鼠也許競爭不過當地的野鼠,但因為進駐了人類的居所與穀倉,而得以生生不息。
幾乎可以肯定,就是這些家鼠引來了貓。不過村鎮郊區的垃圾堆,吸引力也一樣大,那些夠靈活機警的貓因此有了全年不打烊的覓食處。這兩種食物來源都會鼓勵貓兒適應人類聚落的生活,套句演化生物學的術語,天擇會偏好那些能跟人類共居、因此得以接觸垃圾與老鼠的貓兒。


參考資料:寵物百科家族、科學人雜誌網站